衡量生化池去除磷元素的效果,有助于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

  成品生化池处理工业废水效果的量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进行:

  一、有机物去除相关指标

  化学需氧量(COD)

  计算方式:通过测定处理前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值,计算去除率。公式为:$COD去除率=frac{处理前COD浓度 - 处理后COD浓度}{处理前COD浓度}times100%$。意义:COD反映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,是衡量生化池对有机物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。例如,如果处理前COD为1000mg/L,处理后为200mg/L,则$COD去除率=frac{1000 - 200}{1000}times100% = 80%$。

  生化需氧量(BOD)

  计算方式:同样根据处理前后BOD的值计算去除率,公式为:$BOD去除率=frac{处理前BOD浓度 - 处理后BOD浓度}{处理前BOD浓度}times100%$。意义:BOD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量,BOD去除率能体现生化池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能力,其数值越高说明处理效果越好。

  二、氮磷去除相关指标

  氨氮(NH? - N)去除率

  计算方式:$氨氮去除率=frac{处理前氨氮浓度 - 处理后氨氮浓度}{处理前氨氮浓度}times100%$。意义:反映生化池对氨氮的去除能力,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重要意义。例如,在一些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,若处理前氨氮为50mg/L,处理后为5mg/L,则氨氮去除率为$frac{50 - 5}{50}times100% = 90%$。

  总磷(TP)去除率

  计算方式:$总磷去除率=frac{处理前总磷浓度 - 处理后总磷浓度}{处理前总磷浓度}times100%$。意义:衡量生化池去除磷元素的效果,有助于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。

  三、悬浮物(SS)去除指标

  悬浮物去除率

  计算方式:$SS去除率=frac{处理前SS浓度 - 处理后SS浓度}{处理前SS浓度}times100%$。意义:SS表示废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,其去除率反映了生化池对固体杂质的去除能力,可改善废水的外观和后续处理流程。

  四、微生物相关指标

  微生物活性

  检测方式:通过测定微生物的耗氧速率、脱氢酶活性等指标来衡量。例如,采用特定的试剂检测脱氢酶活性,活性越高说明微生物代谢能力越强。意义:微生物是生化池处理废水的核心力量,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对污染物的分解和转化效率。

  五、处理效率相关指标

  水力停留时间(HRT)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系

  计算方式:通过在不同HRT下测定污染物去除率来分析。例如,当HRT为6小时时,COD去除率为60%;当HRT增加到12小时时,COD去除率达到80%,可以分析出HRT与COD去除效率之间的量化关系。意义:HRT是生化池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,了解其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系有助于优化运行条件。

  六、稳定性指标

  处理效果的波动范围

  检测方式:在一定时间内(如一个月),定期测定污染物去除率等指标,计算其标准差等统计数据。意义:反映生化池处理效果的稳定性,对于工业废水这种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情况尤为重要。

上一篇:生化池清理过程中,如何防止污泥回...
下一篇:成品生化池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的...

分享到